言传身教做师德典范 导亦有道促学生发展——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召开2022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培训会

作者:2022/11/29 11:55

(通讯员 谭凝 王济安 摄影 于文轩)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加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导师教书育人能力和研究生指导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于11月23日上午在文泓楼四楼会议室召开2022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培训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姚莉教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导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方世荣教授、法学院党委书记张学平、法律硕⼠教育中⼼主任简基松教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兼法律硕⼠教育中⼼学生党总支书记易育、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副主任王广波、法律硕士专业各培养方向负责人以及2021-2022年新增导师应邀参加本次会议。培训会面向全体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线上线下共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王广波主持。


    培训会专题报告阶段,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姚莉教授作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辅导报告:《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她强调研究生导师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她进一步指出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因此,她对全体研究生导师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扛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政治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要推动产学融合发展,夯实“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三是领航法律硕士职业生涯规划,筑牢学生职业发展根基。最后,姚莉寄望全体研究生导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教书育人神圣使命,以高质量的人才自主培养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中南力量。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导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方世荣教授以《研究生指导教师指导能力培养:法律硕士研究生指导的几点思考》为题,为全体导师作专题培训。方世荣分享了自己指导研究生的心得与感悟。他从三个方面具体讲解了如何做好法律硕士研究生指导工作。第一,导学关系。他指出,导师要养成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主体意识,新任导师在上岗前要认真学习学校和中心下发的重要文件,按照文件的规定约束自己的言行,在政治思想、示范表率、招生录取、教学科研、培养指导、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方面下功夫。针对法律硕士的学生,要突出两个“更加”,更加增加对他们的责任心,更加关爱他们,重视导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沟通技能。第二,选题指导。研究生导师要结合非法学专业学生前期基础优势,为学生选择本科专业和法学专业交叉融合的论文选题。第三,论文写作指导。要理顺论文写作的逻辑性,用准确、简练和流畅的文体书写,可以把师兄师姐优秀论文作为范例。

    培训会第二阶段,法律硕⼠教育中⼼主任简基松教授首先代表衷心感谢全体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们对法律硕士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并就做好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未来建设工作做了简要介绍。他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因此,本次法律硕士专业培养方向的划分,既结合了市场需求,又保留了法学师资优势,旨在培养适用市场需求的高端法律硕士人才。简基松从四个方面指出了未来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的工作重点:一是继续打磨完善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加强对导师团队的打造,通过导师培训、联系校外合作导师等方式提高研究生导师质量;三是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根据职业方向,整合校友资源,不断开拓新的实习基地;四是加强教材建设,尤其是各个方向案例研习教材,同时注重涉外律师、国际仲裁等特色方向课程建设,将新文科和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学习,加强学生的论文指导和就业培训工作。

    法学院党委书记张学平作了《恪尽师者规范 严守师德红线 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专题讲话。他强调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研究生导师应践行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标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他希望研究生导师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要坚守底线,不踩红线;在个人生活中严守师德师风。

    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兼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学生党总支书记易育带领大家学习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学位论文规范管理和学风教育警示案例》,对导师们进行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

    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副主任王广波为全体导师解读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他指出,导师培训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学科建设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导师上岗聘任的重要依据,是学校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重要举措。通过制度和政策解读,一方面帮助研究生导师全面了解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规定,做到全员知晓;另一方面帮助研究生导师进一步明晰自身岗位职责,明确研究生教育相关政策和法律硕士培养工作流程。

    会议最后,各培养方向负责人就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了研讨交流,他们建议:一是要激发导师的积极性,增进导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二是要聚合人气,多举办师生感兴趣的活动,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三是创新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方式,要充分利用学生从录取到入学这5个月的时间,通过制度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核心专业课程的知识;四是要重视法硕学生论文的指导,加强非法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知识培养;五是要重视整合校友资源,开拓实习基地,加强对学生就业的指导。各培养方向导师们表示,将在未来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为学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定期开展研究生导师培训,是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校院两级培训机制的具体实践。中心以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建立规范、开放,共享、兼容的培训体系,实现对校内专职导师和校外合作导师常态化分类培训,通过专家报告、经验分享、学习研讨等多种形式,切实保障培训效果,全面提升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