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研究生暑期学习生活状况,搭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坚实桥梁,切实解决学生实际需求,8月21日至23日,我校研究生辅导员马晨娇、张秋蕊、张瀚文组成家访小组,共同前往张同学、刘同学、王同学三位同学家中开展家访活动,将学校的集体关怀与专业支持送到学生身边,用协同行动为研究生成长保驾护航。
8月21日上午,马晨娇、张秋蕊、张瀚文三位辅导员顶着炎炎烈日,抵达张同学家中。刚落座,三人便围绕 “学业规划与科研进展” 展开分工交流:马晨娇重点询问张同学暑期参与导师课题的具体进度,张秋蕊细致记录其在文献梳理、数据分析中遇到的卡点,张瀚文则结合学科发展趋势,初步梳理可能的解决方向。
在张同学详细汇报科研困惑后,三位辅导员结合各自专业优势给出协同建议:马晨娇分享科研数据处理的实用方法,建议他建立 “问题清单” 定期与导师沟通;张秋蕊提醒他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因科研压力影响作息;张瀚文则针对家长关心的就业问题,详细解读学校研究生就业政策、行业发展动态及就业指导服务流程。家访尾声,三人共同为张同学送上专业学术书籍,叮嘱他暑期既要攻克科研难点,也要兼顾学习与休息,确保 “研途” 稳步推进。
8月22日下午,家访小组来到刘同学家中,将关注点聚焦于 “身心健康与生活保障”。考虑到刘同学此前因身体原因存在学习压力,三位辅导员分工协作:张秋蕊作为心理健康关怀主导者,详细询问其康复进展、日常作息及饮食情况,手把手教她简单的放松技巧;马晨娇则与家长深入沟通,反馈刘同学在校期间的学习表现与综合素质发展,耐心倾听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张瀚文重点记录刘同学家中近期面临的生活困难,当场梳理学校帮扶政策申请流程,承诺尽快协助对接相关部门。
“有学校这么多老师关心,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刘同学家长动情地说。刘同学也坚定表示,会按照辅导员的建议调理身体,开学后以饱满的状态回归校园。三位辅导员还共同留下联系方式,叮嘱家长有任何问题可随时沟通,用 “24小时响应” 的态度筑牢关怀防线。
8月23日上午,家访小组最后一站来到王同学家中,以 “家校协同育人” 为核心主题展开深度交流。交流中,三位辅导员分工介绍学校工作:马晨娇讲解研究生培养体系与课程设置,张秋蕊分享校园学术活动与安全管理措施,张瀚文则重点阐述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当王同学分享暑期实习实践经历时,三人纷纷给予肯定:马晨娇建议他将实习实践案例整理成报告,为学术研究积累素材;张秋蕊鼓励他多参与跨学科实习实践,提升综合能力;张瀚文则与家长达成共识,约定开学后定期通过电话、线上会议等形式,同步了解王同学的学习生活动态,形成 “学校-家庭” 双向反馈机制。王同学的家长表示,将全力配合学校工作,与三位辅导员携手为孩子营造优质成长环境。
此次为期三天的家访活动,是我校研究生辅导员团队践行 “以生为本” 理念、推进精细化育人的生动实践。三位辅导员通过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既精准掌握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以集体行动展现了学校对研究生成长的高度重视。未来,我校将继续完善辅导员联合家访机制,以团队力量搭建更紧密的家校沟通桥梁,为研究生的 “研途” 成长提供更全面、更贴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