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 周诗琪 陈知)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立足实践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持续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建设,以高质量法治人才培养服务新时代发展需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于2025年3月20日晚在文澴楼123教室开展中南法硕论坛“实务导师进课堂”2025年第二期讲座。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博士于强伟担任主讲嘉宾,围绕“股权架构设计与股权激励”主题展开深度讲解。法学院商法教研室徐强胜教授、旷涵潇老师,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王广波副主任,以及我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共计五十余人参加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徐强胜教授代表法硕中心“金融法律与实务”导师组对于强伟博士参与“实务导师进课堂”活动并分享实务前沿经验表示热烈欢迎。徐强胜教授强调,股权架构设计和股权激励措施在现代企业治理中具有关键作用,实务中涉及此类问题的法律纠纷也备受关注,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学习。
于强伟博士首先系统梳理了初创企业股权设计的四大核心维度,并聚焦于控制权问题以及实现控制权的六个路径,从法律实务角度阐明股权设计的底层逻辑。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股权激励制度的关键作用,实施股权激励的核心要点,以及股权激励实务操作中的常见误区。结合多个实务中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股权代持、类别股、期权池搭建等实务操作规则。最后,探讨投资人权利保护,重点对常见投资协议的主要条款进行解读,并针对投后管理权责边界与退出环节法律风险提出防范策略。通过讲解上述公司股权法律实务中的重点问题,希望能够帮助未来独立创业、到公司从事法务管理/投融资管理的同学,了解公司运营管理的关键问题,更快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在讲座互动环节,多位同学踊跃提问,与授课教师深度交流。主动提问的同学还获得了于强伟博士的赠书奖励。
进入与谈环节,旷涵潇老师围绕讲座要点进行概括,并建议同学们构建“实务案例类型化分析”的学习研究框架,提示学生关注股权激励与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制度衔接。
王广波总结指出,“实务导师进课堂”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未来将通过常态化校企协同机制,将司法审判前沿、行业动态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知识和职业竞争力。
目前,法律硕士教育中心正深入推进“合作导师回校领航计划”,依托中南法硕论坛启动“实务导师进课堂”专项工作,着力构建课堂教育与行业实践深度融合的全链条人才培养支持体系。该项目将持续引入司法实务部门、知名律所和企业资深专家担任实务导师,围绕典型案例研讨、职业能力提升与行业发展动态等主题开展系统性教学互动,通过常态化实务交流机制助力新时代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