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先进典型 第6期】尹生:匠心独运 春华秋实

作者:2024/07/05 05:08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及学校关于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特开展“弘师德 颂师风 最美导师”师德师风系列报道活动。通过宣传师德师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导师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人物简介】

尹生,女,土家族,湖北省建始县人,法学博士,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副主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研究生导师组副组长,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理事,上海法院特聘教授、文泉法商大讲堂特约主讲嘉宾。主要研究国际制裁与企业合规、涉外法律实务、国际公法基础理论、国际人权法、国际航空法、国际刑法、国际组织法、国家安全、纪检监察等,同时热衷于法学教育研究。20007月起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任教,为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国际法(本硕)、国际人权法(本硕博)等课程,多次获得优秀讲课教师奖,教学风格轻松活泼、深入浅出。2018年在喜马拉雅(音频分享平台)上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型云端读书会“学生眼中的学术名作”,连续10年为留学生全英文讲授国际人权法课程。主持多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并在《中国法学》《当代法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成果。

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在问及老师为什么选择深耕于国际法领域时,尹老师回答道,很大一部分受到王献枢教授的影响,王教授在授课时风度翩翩的气质以及妙趣横生的课堂在老师的心中埋藏了一颗兴趣的种子,继而选择师从王献枢教授继续学习国际法。正如斯宾塞曾言:“兴趣是求知和学习的最大动力”。“国际法这门学科就是think big,想的大”尹老师这样打趣道,但是国际法本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教育部国字头核心课程之一,在外人看来,我们的研究会有一些虚空,但是这些研究必须有人去推进,国际法学习所具备的战略性、全局性的思维不管是对自身视野的开阔抑或是对教书育人观念的培养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尹老师本科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并接受了系统规范的师范教育。对于跨专业的学习教育老师亦有所感悟。国际法学科具有的一大特点就是它并非一个完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尤其是文科专业之间可以相互打通。学习不应当受到人为学科划定的限制,深耕一个专业方向一直往下挖的话会具备专业深度,但是在其他的理解方面就会很有问题,也就是学习应当涉猎百家,博采众长。同时,历史专业的学习也为尹老师的教书生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尹老师说:“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其中包罗万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都留存着古人的智慧”。回忆过往的学习经历,尹老师感慨道,也是在离开了历史专业之后我才真正感悟到它独特的魅力。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以及对青春的感悟,总是在不确定中的迷雾中摸索,这也是生命独特的体验。

对于教育观念的树立,老师以亲身经历为例,教育要培育的是求异思维与批判性的思维,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做流水线上快乐的“小螺丝钉”,理解规则并遵守规则,但现在社会要求创新型人才,而创新思维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多动手多实践,通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一开始为其划定正误的界限。由此引申到涉外律师人才的培养,尹老师说道:“涉外律师专业的同学要多动手,多去接触真实的案子,也要保证理论的学习跟得上社会的前沿。”尹老师通过自身多年的求学、教书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二者之间可以通过实践达到融会贯通,不断地探索广泛地涉猎也是保持一位学者温故知新的途径。

循循善诱 教诲如金

人以信立世,师以德育人。尹老师热爱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耕耘在学术和教学的第一线。她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正直、循循善诱和诲人不倦的精神,去影响每位学生,给学生巨大感染力,成为法硕学子求学生涯中的引路人。

在尹老师眼中,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实践活动,只要学生有好的想法,她都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并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在学术上,尹老师经常向学生分享国际法方向的前沿理论和问题,鼓励感兴趣的同学进行研究,同她交流探讨,进行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总是耐心倾听、细心解答,直到学生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尹老师亲身践行“毫不动摇地鼓励,坚定不移地支持”这一教育理念——她就像一棵大树,给鸟儿依傍,也给鸟儿穿梭翻飞的自由,支持和鼓励是她给学生无需言明的安心。

学业之外,尹老师一直鼓励同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参与课外活动,充分挖掘个体的潜力、培养兴趣。她鼓励同学们走出舒适区,勇于尝试和挑战自我的更多可能性,期望他们终如大鹏乘风去往更广阔的世界。同时,尹老师还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告诉学生要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学会如何与不同的人交往,丰富在中南大的生活。尹老师说,学生时光是我们一生中最快乐,最单纯、最美好的时光,大家应该好好享受这个过程,让在中南财的学习生活滋养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活得更加有质感,更加充实和幸福,不留下遗憾。

尹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无微不至,尊重他们并以诚相待,工作认真负责、从不敷衍。她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更注重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时刻为学生着想,成为学生们的知心朋友。亦师亦友的尹老师用心浇灌,以绝对的真诚和设身处地的理解走入了学生的生活中,孕育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桃李园。又是一年毕业季,尹老师组织师门聚会,欢送毕业学生,并请他们分享学习经验以及择业建议。在这片悉心灌溉的桃李园里,经验传承成了师门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聚会时的欢声笑语也成了师门间最难忘的回忆。师门同心,传承启新,尹门师生共同携手走向更远的路……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风雨,尹老师在中南大的工作岗位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多年来的努力和坚持,使她的工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她将继续前行的脚步,立德树人,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尹生老师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现场教学

春风化雨 精益求精

 “授人以鱼,不如予之以渔;启之以智,不如引之以道。”作为一位学术硕果累累的学者,尹老师向我们传授了她的写作经验:“写作也需要遵循二八定律,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学会筛选,从标题到摘要到文章的来源都是需要我们去甄别的;然后要学会的就是记笔记,每篇文章的核心观点,论证方法都是需要我们去总结记录的,这样才有利于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也最重要的就是要回到写作,灵感对于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灵感的时候一定要多写。”正所谓涓涓知识露,润育满园春,尹老师的教诲使我们对写作有了更为清晰地认知,对写作方法有了更为深刻地掌握。

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尹老师说道:“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这一代人面临的这种挑战不确定性。更多的还是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去调整,就像在迷雾中前行一样,不断地摸索着向前走。”现在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定义,让我们忘却了它原本的样子,我们要做的就是切身去探索,去体验,不断尝试才能知道最适合自己的是什么。与此同时,要处理好“博”与“精”的关系,她认为“博”注重广度,“精”注重深度。“博”是对法学各学科的熟悉了解,在此基础上丰富学问,触类旁通。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多渠道多途径去阅读,扩宽眼界和视野。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实习,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之外的知识,促进对理论的进一步理解。“精”是对某一学科专业在深度上的钻研,并有一定的建树。在博的基础上求精;勤于学,敏于思,笃行之。通过实践,将书本中的知识抽丝剥茧,积累经验,提升本领,把握基本规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扩展运用到各个领域。既要追求博的方向又要寻求精的境界,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面对学生的焦虑困惑,尹老师用自己身边的事例教导我们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就像电影《绿皮书》中说的那样,尹老师告诉我们不要忘了生活的本质,要做某件事情就要全心全意地去完成它,要吃饭就好好吃饭,要休息就好好休息,再忙也不要忘了享受生活:“要有自己的圈子,打球的圈子、唱歌的圈子、跑步的圈子,或者说别的聊天的圈子,多和家人沟通,这些生活中的一部分。和朋友聊聊天,闻闻花香,空闲时做一些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它可以滋养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活得更加有质感,更加充实,更加幸福。”最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完成自己的事情:“最好的状态就是做到长期坚持”,尹老师说道。“润物无声,成风化人”。尹老师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以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真正做到了一名有温度的好老师。

师泽绵长润育后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全国首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研究生培养项目15所实施院校之一,法律硕士教育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来专门承担我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尹老师作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研究生导师组的副组长,在学生培养、学术交流、专业创新等多方面共同推动法硕中心专业教育的发展。

尹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无私奉献,成为法硕学子心中的一盏明灯。她不仅在《极端情形下击落民用航空器的国际法研究》《缔约国报告制度发展趋势研究》等著作中展现了卓越的学术贡献,还通过这些著作的深度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国际法理论与实践。风趣生动,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尹老师多年来坚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研究的能力,她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规范体系建设研究”,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机会。对于法硕学子的培养模式,尹老师认为应当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基础夯实后实践能力也要紧随其后,通过开设《国际人权法》《国际制裁与企业合规法律实务与案例研习》等多门全英文课程,在提高涉外律师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在尹生老师的指导下,法硕学生制作的视频案例《中兴事件法律问题分析》荣获全国法律硕士视频案例大赛三等奖,法硕学生在各类模拟法庭比赛中屡获佳绩。扎实的法律知识和出色的实践能力是尹老师带给学生的宝贵财富,尹老师也在为培养出能够适应全球化法律服务需求、参与国家的法治建设和国际法律交流合作的专业人才不断努力。

(栏目策划:侯竟 刘军)

(责任编辑:戴筱燕)

(通讯员:张薇 杨益珍 程佳慧)


采访后记

很荣幸有这个机会能够采访到尹生老师,上学期上国际公法课程时,我就感受到了尹老师的真诚与热情,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督促我自我学习和成长。这次与尹老师在办公室促膝长谈,收获颇丰。老师向我们分享了她的求学经历,教育理念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特别是在谈到如今研究生如何克服无止境的内卷时,老师温柔地说不要被别人定义,不要做不必要的内卷,而是应该尽情感受当下,享受生活,因为生活才是最终的目的。老师的这句话点醒了陷入困顿的我,鼓励我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研究生学习和生活。尹老师的智慧与关怀,不仅让我在国际公法的知识海洋中遨游,更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了前行的灯塔。

 ——法律硕士教育中心2023级研究生张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虽然采访时间有限,但在和尹老师的短暂接触中,我们获益匪浅,同时也被尹老师热情真挚的态度所触动。尹老师是一位眼中带光、具有很强感染力的老师,她以生动的语言述说自身经历,说到有趣处时,我们时而一齐开怀大笑,气氛十分和谐。在尹老师真诚地教导下,我感觉被她的光芒笼罩着,倍感温暖。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路上,希望未来的我也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温暖更多的人。

 ——法律硕士教育中心2023级研究生杨益珍

尹生老师(中)与采访记者2023级法律硕士研究生张薇(左)、2023级法律硕士研究生杨益珍(右)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