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及学校关于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特开展“弘师德 颂师风 最美导师”师德师风系列报道活动。通过宣传师德师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导师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人物简介】
刘代华,男,安徽省望江县人。1996年至1999年师从齐文远教授,在中南政法学院研修刑法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1年9月至2002年7月在上海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进修德语;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在德国萨尔兰德大学欧洲法研究所做访问学者;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在德国萨尔兰德大学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LLM);2006年4月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1999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系,主要研究法方向为国际刑法学。在《法学家》《法商研究》等法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翻译《英国刑法》(J.C.史密斯和B.霍根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参与编写教材一部《刑法学》(齐文远、刘艺乒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合作完成司法部项目《国际犯罪与跨国犯罪研究》一项(2002年结项);合著专著一部:《国际犯罪与跨国犯罪研究》。
学亦有道 以身作则
从普通的中学英语老师到知名的刑法学学者,“跨界”是刘代华老师人生的转折点。出于对法律的向往,纵使大学毕业后从事着稳定的工作,刘代华老师依然踏上了跨考法学研究生的道路。每天四五点起床,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利用当时在中南政法学院读书的同学寄来的几本教材,发愤苦读,全力备考,最终考入中南政法学院。
和很多刚刚跨考进入法律专业就读的法硕学子一样,当时的刘代华老师也面临着“跨专业后如何学好法学,做好法学研究”的问题。针对这一难题,作为“过来人”的刘代华老师是否能为如今的法硕学子指明一条成功的捷径呢?回顾当年的求学岁月,刘代华老师总结出这样一条“捷径”:“勤读多练”。
法学是一门体系庞杂、博大精深的学科。广泛地阅读,尤其是系统性地阅读那些“大部头”的法学理论书籍,是学好法学必不可少的前提之一。“年轻的时候读的书,不仅能够记得很长时间,而且能够使人终身受益”,刘代华老师说道。他依然记得读研期间读过的博登海默、罗尔斯等法学大家的著作,甚至能够将其中的一些话于当今的课堂上加以引用。
王国维曾总结出读书要经历的三重境界。第一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迷茫和不解,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和痛苦,以及第三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开朗和明悟。结合自身经历,刘代华老师鼓励学生不要因为一时的不理解而放弃阅读法学理论书籍,“在读经典法学著作时,总是会遇到一些艰涩难懂的地方,此时一定要选择坚持读下去,在达到足够的量的积累后,某一时刻你便会发现,自己已然在不经意间追逐到了书中的真义。”
在进行广博的积累后,专精于某一领域的长期投入也是学好法学的“捷径”之一。“一招鲜,吃遍天”,面对内容广泛且与时俱进的刑法学研究,刘代华老师认为,要在选定的具体方向的基础上进行长期耕耘,以时间赢得经验,以量变带来质变。这样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哪怕不会处于领先地位,也足以达到比较深入研究的程度。当然,在选择学术研究方向时,需要综合考虑国家整体发展方针、具体政策、社会实际等多种因素。点滴积累,久久为功。水滴石穿的坚持和日复一日的付出,刘代华老师慢慢摸索出了自己的学术领域——刑法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并且在这一领域里越是深入研究,就越是发现更多研究热点,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师道传承 风化于成
从求学于中南大到任教于中南大,亦师亦友不仅是刘代华老师亲身体验过的师生关系模式,也是他践行的教书育人理念。少一分说教,多一分引导。教育不是千人一面的雕琢,更不是命令式的说教,而是一种尊重规律和个性发展、润物细无声式的渐染。
一方面,刘代华老师要求学生要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用词用语要精确严谨,“在法律这一领域,很多时候哪怕只是一字之差,一词之差,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意思”。因此,他在刑事模拟法庭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经常给学生们分享与此有关的大量实务案例,以便让学生意识到使用精确的法言法语的重要性。他回忆起当年自己的文章初稿形成以后,导师齐文远教授逐字逐句地帮其修改的情景,“那时没有电脑打字复印,我都是用笔手写在格子稿里面,经常在齐老师逐字批改后,整篇文章都是飘红的。”语言、文字上的推敲不仅代表着从事法律工作所需的负责周全,还蕴含着对言传身教、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学术精神的传承。
另一方面,刘代华老师对学生采取鼓励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现在的年轻人个性鲜明,对新事物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其实比我们老师快多了”,刘代华老师说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过去那种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了”。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困惑于提纲的梳理,对此刘代华老师在提供指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论证的逻辑。“学生之所以写不出来,极大原因是收集、阅读的资料太少了。”因此刘代华老师便建议学生“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摆在一起”,对比分析其各自的论证过程,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论文提纲。“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你现在逐渐找到了你的自信,也找到了你的方法。”当时的刘代华老师对学生这样说道。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这种对比观点进行分析的方法是当年刘代华老师的导师教授于他的。
青衿之志 笃行致远
谈及对学生的期望,刘代华老师从自身经验出发,希望他们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既要志存高远,坚守法治理想,又要脚踏实地,投身法治实践。
“夫学莫先于立志”。为人处世,志向为基,理想为引。刘代华老师颇为推崇心学大儒王阳明“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思想观点,鼓励同学们要向前辈学习,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纵使社会纷繁复杂,而我心依然澄明,坚守“博文明理”的志向,培育“厚德济世”的情怀,锻炼“德法兼修”的能力,怀揣“兼济天下”的志向。刘代华老师认为,作为法律人,只要自己做的事情是为国家、社会、人民做贡献,有利于法治进步、人权保障或司法正义的,那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法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人的生命在于实践。法学的研究不能只是闷在书房里做学问,必须要走出屋子,看看真实的世界,在实践中明白法律制度设计的原理。求学期间对襄阳第五监狱的考察参观经历让刘代华老师深刻地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从教二十多年来,他一直注重结合模拟法庭、案例分析等课程对学生加强实践方面的教导。刘代华老师认为,做理论研究尤其是刑法学研究,必须深深植根于司法实践的土壤,必须要面向司法实践,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最大程度上实现刑法学的根本价值。
刘代华老师讲授的模拟法庭课程
人生并非坦途,成长的道路上必然充满荆棘。生命就是接受一次又一次挑战、一次又一次蜕变的过程,恰似蝴蝶破茧,在痛苦的挣扎中涅槃重生。真正勇敢的人敢于直面人生,直面自己,正视人生的缺憾,决不气馁,勇往直前。刘代华老师希望他的学生都能成为自己的太阳,驱散万里乌云,照亮来处去处,温暖自己、温暖他人。
(栏目策划:刘 军)
(责任编辑:戴筱燕)
(通讯员:郭艳艳 王济安 陆盈玲)
【采访后记】
刘代华老师是我刑法课程的授课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温文尔雅、谦谦君子,后来在课堂上,更发现刘老师真的是博学多闻,透着一股大学者的风采。对于主流法学大家的观点,刘老师经常鼓励大家多从批判的角度入手,更多地去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地盲从。对于学生的培养,他更是不拘一格,言语间都感受到他对学生的细腻情感。
课堂上的初识,促使我更加想加入到刘老师的采访小组中,一探名师大家的风采。在一个多小时采访中,刘老师把自己求学、教学和育人的故事娓娓道来,一件件小事编织起一位学者的轮廓。刘老师曾说他最佩服的人是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生追逐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我想阳明心学中的“格物致知”,在刘老师身上,真实做到了。采访过后我真实感受到做学术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把法学理论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法律硕士教育中心2022级研究生王济安
刘代华老师接受2022级法律硕士研究生王济安同学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