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建

作者:2023/11/20 06:48

姓 名:秦小建

性 别:男

系 所: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专 业:宪法学、立法学

学 历:研究生 

学 位:博士

硕 导:是

博 导:是

E-mailqin1244@163.com

职 务:教授 

教育经历

2003.09-2007.0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学士

2007.09-2010.0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学位

2010.09-2013.0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

2013.07-2015.1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讲师

2016.01-2018.0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2018.09-2022.02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22.3至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秦小建,男,198410月生。法学博士,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年获得法学博士,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留校任教;2015年被聘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年任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2年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备案审查研究中心研究员。担任中宣部“学习强国”法治宣传团成员、湖北省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漯河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基础理论、宪法体制与宪法权利理论,并以信访、基层治理等研究领域为问题意识来源,侧重于从政治哲学史视角提炼思想史脉络,立足于“国家—社会—个体”的结构主义视角进行宏观架构,依托“人民主权—代议制—国家机构—公民”的循环逻辑提炼问题意识,进行宪法逻辑的梳理和问题解决。

已在《中国法学》《环球法律评论》《法商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律科学》《法学》《政治与法律》《法学评论》等CL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篇,并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CSSCI刊物上发表其他论文10余篇,2014年和2016年入选中国法学创新网高产作者排行榜,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出版《宪法的道德使命——宪法如何回应社会道德困境》,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和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项目,获得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一等资助和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

成果先后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八届“董必武法学青年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首届和第三届方德法治奖三等奖、“许崇德宪法学发展基金”首届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首届“法治与改革国际高端论坛”一等奖、第三届“法治与改革国际高端论坛”一等奖等重要学术奖项,2017年入选“湖北省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第二批),2019年获评第六届“湖北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工作者”,2021年入选首届“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社会职务

1.兼任中国宪法学会理事、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2.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备案审查中心研究员

3.担任中宣部“学习强国”法治宣传团成员、湖北省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和湖北省司法厅立法咨询专家、漯河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等。深度参与多部立法,近年来为各级国家机关讲授宪法、监察法、立法法等法治讲座70余场。

研究方向

宪法学基础理论、宪法体制与宪法权利理论,并以信访、基层治理等研究领域为问题意识来源,侧重于从政治哲学史视角提炼思想史脉络,立足于“国家—社会—个体”的结构主义视角进行宏观架构,依托“人民主权—代议制—国家机构—公民”的循环逻辑提炼问题意识,进行宪法逻辑的梳理和问题解决。

开授课程

为本科生开设《宪法学》课程。《宪法学》课程自开设以来,经过数年打磨,已经形成比较鲜明的风格,即,强调引领学生立足于规范主义思考,观察和思考国家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教学实践表明,这一探索有助于学生体悟个体、社会和国家的命运关联,进而强化一种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课堂深受学生欢迎,连续数年学生评教第一。

在国内首创《立法与政策设计》诊所课程,该课程系国内第一个以立法思维培养、立法原理讲授和立法技术训练为导向的课程。主持开发“立法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获湖北省省级一流实验课程立项。先后获得法学院第七届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教学质量奖二等奖等教学奖项。

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宪法精神文明建设条款的规范结构与实施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CFX032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道德困境的宪法回应与宪法实施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YJC820039

3.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一等项目“社会冲突、宪法共识与宪法体制的结构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014M560640

4.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信访纳入宪法监督体制的逻辑证成与路径研究”

5.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一般项目“《村委会组织法》实施问题研究”,项目编号:CLS2015Y1

6.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一般项目“计划生育国策的宪法结构与治理转型研究”,项目编号:CLS(2017)D24

7.2021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法理逻辑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ZD003

论文著作 

著作:

1.《宪法的道德使命——宪法如何回应社会道德困境》,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2.《中国宪法权利体系的完善——以国际人权公约为参照》,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合著

3.《村民自治与国家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合著

论文:

1.《精神文明的宪法叙事:规范内涵与宪制结构》,《中国法学》2018年第4

2.《政府信息公开的宪法逻辑》,《中国法学》2016年第3期,上海社科院《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8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宪法行政法》2016年第11期转载

3.《中国宪法体制的规范结构》,《法学评论》2021年第2

4.《新通信时代公民通信权的实践争议与宪法回应》,《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行政法》202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5.《监察体制改革促进监督体系贯通的逻辑与路径》,《法商研究》2022年第2

6.《公民监督权的规范建构》,《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5期,《人民法院报》2016616日第05版《实务周刊》观点转载

7.《言论自由、政治结构与民主协商程序的多元构造》,《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年第4

8.《立法赋权、决策控制与地方治理的法治转型》,《法学》2017年第6

9.《价值困境、核心价值与宪法价值共识》,《法律科学》2014年第5期,《新华文摘》2015年第1期论点摘编,人大复印资料《宪法行政法》2015年第3期转载

10. 《信访纳入宪法监督体制的证成与路径》,《法商研究》201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行政法》2016年第8期全文转载,《东方早报》2016913B02版(思想与市场)“理论动态”栏目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法学文摘》2016年第3期转载

11.《宪法对社会道德困境的回应》,《环球法律评论》201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法学文摘》2014年第2期转载

12.《宪法为何列举权利——中国宪法权利的规范内涵》,《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行政法》2014年第5期转载

13.《宪法社会公德条款的规范解释》,《交大法学》2022年第2

14.《中国宪法司法适用的空间与路径》,《财经法学》2019年第6

15.《古典身份传统与义务伦理的演进》,《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5年秋季卷,人大复印资料《法理法史学》2016年第2期全文转载

16.《公民监督权的功能及制度实践》,《学习时报》2017215日民主法治版,A7

17.《审判责任制的宪法基础与改革逻辑》,《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

18.《价值多元时代公序良俗的悖论及其突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1127

19.《多向度的人与多维度的公法——〈新政治科学〉读后感》,《人大法律评论》,2020年第1辑;

20.<民法典>公序良俗规定的宪法向度》,《湖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期转载

21.《作为宪法整合机制的职业伦理》,《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22.《政党整合型熟人社区治理:老旧社区治理模式探索》,《理论探讨》2022年第1期;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家治理的规范逻辑与路径》,《湖北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

24.《论行政法上的批示》,《政治与法律》2013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法学文摘》2014年第1期转载,合作第一作者;

25.《人权的共同体观念与宪法内在义务的证成——宪法如何回应社会道德困境》,《法学》2012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行政法》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合作第二作者

26.《压力型体制与基层信访的困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6期;

27.《论宪法权利体系理论的完善》,《法商研究》201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行政法》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法学文摘》2012年第4期转载,合作第二作者

28.《论宪法权利体系及其构成》,《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1期,合作第二作者

29.《村落第三域:村民自治研究的一种框架解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30.《农地开发秩序何以可能》,《私法研究》2011年第2

31.《村民自治立法的定位:现实检讨及未来走向》,《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

32.《和谐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1

33.《见义勇为的法律救济及补偿机制》,《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1万字,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第一作者;

荣誉奖励

个人荣誉:

1.2017年入选“湖北省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第二批)

2.2019年被评为第六届“湖北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工作者”

3.2021年入选首届“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获奖:

1.第十一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第八届“董必武法学青年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3.“许崇德宪法学发展基金”首届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

4.中国法学青年论坛 二等奖(2012

5.中国诚信法治保障论坛一等奖(2012

6.首届“法治与改革国际高端论坛”一等奖

7.第三届“法治与改革国际高端论坛”一等奖

8.首届方德法治奖三等奖

9.第三届方德法治奖三等奖

工作经历

2013.07-2015.1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

2016.01-2018.0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

2018.09-2022.02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2022.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教授

2014.06-2014.08 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