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余安琪 谭辉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大力实施乡村治理,对于推动乡村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7月7日至8月1日,法律硕士教育中心“法漾盛夏,履践致远”实践团“送法下乡·乡见未来”乡村调研队与基层法治研究所的师生一起,赴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珠池坝村进行调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调研队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对村庄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主要关注柚子产业发展、婚姻习俗、乡村医疗体系、支教、干群关系、联户制、涉缅诈骗等问题。实践活动流程主要分三步展开,白天走访调研,晚上进行问题探讨,每周召开大组会进行汇报与交流。调研过程中乡镇政府镇长和村委对实践项目积极配合,给予团队生活和走访各方面的帮助,得以最终形成村治调研报告。
前期实践队初步的村庄走访了解到珠池坝村的干群关系较2016年之前有了极大的好转。村委依托于乡村振兴政策,真心为民解忧夯实群众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开展“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落实春晖超市、积分制度、院坝协商等村规民约建设,充分听取农民的利益诉求,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珠池坝在东西部资金、有研集团、国家财政的大力帮扶下,柚子产业发展初见规模,村合作社经营柚子产业每亩每年可以给农民300元。与此同时还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危房和厨卫改造、卫生改善等民生工程,切实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干群关系在党带领群众“共奔富裕”中越发融洽。
中期在老师的带队下去政府和综治办访谈了相关干部,从另一个视角进行研究。政府在基层社会管理中也开始重视村民自治功能。首先在严格政策要求与监督机制框架内,信息透明度,公开性与清晰性显著增强,进而突破精英垄断。其次还让村民在村庄事务中拥有了较大的话语权。村公共场域内,村干部和县乡干部共同构成工作组织单位,利用公共政策和地方规则有机融合,严格落实政策要求,开展村范围内民主评议等方式,激发民众自主性,以此来减轻部分责任承担,避免矛盾激化。
大组会上,省委政法委、我校法学院院长陈柏峰教授和带队老师和博士生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珠池坝村柚子产业发展遵循“现代化”道路,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地域特色鲜明。其以“村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统一运营,科学把控种植各环节,建设柚子仓储基地,拓展线上线下双重销售渠道。这些成绩归功于思南政府的科学评审会、农学专家指导、财政支持以及政府牵头统一规划下的多方共同努力。
县域商业体系的建立关键要素在“人”,在引导农村劳动力持续外出就业,增加城镇就业容量,推动形成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同时,通过乡村产业发展,积极拓展乡村就业空间。如此以实现城乡产业合理布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珠池坝村善于吸引返乡青年创业,对柚子产业进行承包,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乡村治理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治理的制度化、为民服务的理念、民主化建设深入地实现了党民一家亲,同心协力下科学发展产业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成绩,实现社会治理效能。“送法下乡·乡见未来”乡村调研队以产业赋能村庄治理为主题,探索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扎实推进,释放出乘数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的路径,不断富裕农民、呵护农民、提高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