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到中南大,我走过了人生的春夏秋冬

作者:2022/10/04 07:49


    2020年8月31日,开学的前一日,一封主题为“自愿退学申请表”的邮件发往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我的两年坎坷经历就这样开始。

    事情还要从2019年5月24日说起,那天我刚刚结束在美国的学期制交流落地北京,一位兰大的直系师兄款待了我,并热心地给我推荐了他的导师,一位免疫学领域的大牛。因为夏令营迫在眉睫,我并没有驻足北大的美景就匆匆回到了学校,开始准备夏令营报名的材料,也开始联系清北的导师。因为我前期阅读了大量导师的文章,所以除了师兄的导师,另外一位北大遗传学的教授也对我感兴趣。来到北大夏令营的当天,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阳光洒在博雅塔上,未名湖泛起粼粼波光,倒映着古色古香的建筑,我一下子就被这幅景象迷住了。但是我的表现却不如风景般美好,由于基础不扎实,我被免疫学的教授委婉拒绝了。想到要跟梦想中的北大失之交臂,往窗口再望去,高塔和古建筑在我眼中逐渐模糊。峰回路转,之前频繁交流的遗传学老师向我抛出了橄榄枝,在导师和师兄的帮助下,我很幸运地通过了研究生面试。但由于种种原因,后来我一直没能融入这个圈子,压抑的氛围让我无时不想到逃离,年初的疫情让积蓄的情绪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2020年8月31日,在兰州的一家网吧,我填写了自愿退学申请表。我的导师、家人和朋友们纷纷来电,他们极力劝阻我的行为,但当时我已经下定了决心。或许继续生物研究,我能走得很平稳,但是我将错过充满神秘和魅力的法学,我决定不让自己后悔,为梦想搏一回。确定同年进行法考和法硕考试的目标后,我租好了房子,做了背水一战的心理准备。现在想来,当时的计划过于幼稚,所以后来每每同学问我转行的事情,我都会尽力劝阻,因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0月份考研报名现场确认,我的材料审核未通过,犹如晴天霹雳撕裂了我的憧憬。往届生在非户籍地报名,需要当地工作证明兼6个月社保记录或银行流水,当我意识到自己的疏忽时却已无法挽救。我浑浑噩噩地走在兰州的街道上,刚刚遭受爱情的打击,学业上的失败又接踵而至,我对未来充满迷茫。不过人好像生来具备一种向上的力量,在你处于最低谷的时候,它总能被唤醒。梦中,保尔、贝多芬、乔布斯、司马迁、宋濂一个个地走到面前,告诉我,勇敢点,别放弃。我慢慢从失败中走出来,自学Python,继续学法律知识,积极找工作,同时给自习室的老板收拾卫生以减免费用。最后,经过四轮面试,我被华图教育北京总部的黄埔管培生项目录取,又回到了那个荣耀与痛苦交织的地方。

    在北京总部工作时间不长,我便被派到山东分校锻炼,做基层的调研。贴海报、发广告单、拉横幅、摆书摊,每天的工作都是如此,还经常被城管赶在后面骂,这种生活是我从前未曾想象过的。我甚至在想,一个“985大学”的毕业生沦落到干街边小厮的活,真的给母校丢脸。我以韩信受胯下之辱为榜样,厚着脸皮去干这些工作,没想到却越干越喜欢。在这种环境中,我开始学会察言观色,跟四面八方的人打交道,处理各式的棘手问题,社会底层的工作经历让我对人与人的关系产生了深刻认识。后来回到北京,跟着集团高管层学习,有了先前实践和理论知识的扎实积累,后面带团队自然取得不错的成绩。在华图工作期间,我完成了从一个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社会知识和经验,也锻炼了我的领导才能和管理能力。2021年7月底,我跟华图告别,继续去追寻我的法律梦想。

    回到家,我开始了紧张的法硕备考,五个月时间应对竞争极度激烈的考试,我知道我没有退路,只能一往直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关闭了手机潜心学习,但这也为后来事情的发生埋下了伏笔。人生的不幸总会发生,重要的是面对不幸的态度和做法。在研究生初试前一周,我突然发现准考证未通过,那是一个周五的晚上。两次报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两次遇到审核不通过,我不知道这次是什么原因,但内心翻江倒海。我疯狂地问遍身边的所有人,没有人遇到过这种情况,而招考单位的老师要到周一才工作。怀着忐忑与不安,我强压着内心的情绪,继续学习,熬过了那两天。当然,后来发现是因为缺乏沟通而导致的虚惊一场,但这却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我。我觉得种种征兆表明这次肯定又会是失败,于是放弃了挣扎。但考前一天,我对自己说要不去试一下吧,如果倒在了马拉松的最后一公里,我以后肯定会后悔的。就这样,我被自己哄着上了考场,头脑一片空白,甚至当英语试卷发到手里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第一天下午不是专业基础考试。后来我如愿通过初试和复试,考上了中南大的法律硕士。经此一事,我明白了原来人的坚持和毅力,不是在每天打卡一件事,而是在逆境中永远不要放弃自己。

    来到中南大,南湖的荷花,文波楼的钟塔,九孔桥的倒影,往来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同学们,让我心旷神怡。我不再感觉在梦境里,我的脚坚实地踏在中南大的土地上。我跟我的朋友说,中南大的风景比北大好多了。或许是心境发生了变化,但来到中南大追逐法律梦想,是我自己的选择,是战胜种种困难,付出艰辛的努力才得到的,我无比珍惜。最后寄望自己能在中南大学有所成,让梦想在中南大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作者 王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