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贺宇露摄影贺宇露)2018年9月28日晚上8点,法律硕士教育中心1602班党支部在微信群内开展9月份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党支部12名党员及6名预备党员参与此次活动。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深刻阐明了爱国奋斗精神对当代中国的重大意义,对在全社会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团结引领服务知识分子的重要举措,对于把各方面优秀知识分子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形成不懈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具有深远意义对此,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开展“弘扬爱国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在学习了相关文件后,党员同志们纷纷发表了自己对于“爱国精神”的理解。
赵华阳同志认为,爱国精神是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在当代,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热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与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体的。因此,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爱国奉献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新时代知识分子爱国奉献精神的政治立场。
崔倩同志表示,新时代的爱国奉献精神是要坚持爱国奉献玉创新创造的统一,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禀赋,这种禀赋成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和实践证明,没有创新创造的观念和意识,中华民族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奉献将成为一句空话。广大知识分子要增强创新意识,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抢占国内国际创新制高点,这是新时代知识分子爱国奉献精神的鲜明特质。
学习爱国精神,不仅是根据文件学,更要联系实际学。此次支部活动中,党员同志还深入学习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元勋和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深入学习黄大年、李保国、南仁东、钟扬等为代表的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感人事迹和爱国情怀。其中“西迁精神”更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批交大师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繁华的大上海,千里迢迢奔赴偏远贫瘠的大西北,在荒郊野外,几乎从零开始,建起了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之后扎下根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夺得多项“中国第一”的重大科技成果,培塑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吴晓玮同志提出,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千秋伟业的战略机遇期,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更加需要广大知识分子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像西迁师生那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当作己任,全心全力为之付出;更加需要广大知识分子自觉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奋力拼搏、无私奉献,开拓进取、不懈努力。代少青同志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迁人”的爱国批示﹐是要求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弘扬这种传统﹑激发这种情怀。爱国重在践履﹐贵在立行﹐需要用热血绘就﹐用奋斗书写。因此通过活动的开展,我们党员同志应该心系天下、以身许国,传承老一辈知识分子爱国奉献﹑赤诚报国的崇高精神﹐在灵魂深处与血脉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矢志于将党的十九大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这十六个字对知识分子来说十分重要,对学生党员来说亦是十分重要。通过此次学习活动,党员同志深刻理解了“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涵义,更要向前辈们学习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奋斗精神。党员同志也纷纷表示,无论未来的我们在社会的任何行业,都会争当“奋斗者”,发挥党员楷模作用。